
问题详情
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眼界广了,教育水平、欣赏水平、审美要求高了,虽然一些低格调的节目还有市场,甚至喧嚣一时,但从总体和长远看,人们求真、求美、求善的心理诉求会越来越强。因此,那些揭示时代特点、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享受的节目会成为文化消费的稀缺品和人们心向往之的文化高地,从而形成“曲高”反而“和众”。相反,那些快餐、流行一类的东西反而会因为“曲低”而越来越“和寡”。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当下时代快餐、流行一类的东西已经被人们所摒弃
B.社会文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要求
C.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享受的节目应更多地呈献给人们
D.社会即将进入“曲高和众”的文化高地时代
未搜索到的试题可在搜索页快速提交,您可在会员中心"提交的题"快速查看答案。
收藏该题
查看答案

搜题

相关问题推荐
如果用一张纸将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5厘米的长方体形状的盒子完全包裹起来,要求从纸上剪下的部分不得用作贴补,请问这张纸的大小可能是下列哪一个?()
A.长30厘米、宽11厘米
B.长27厘米、宽12厘米
C.长27厘米、宽20厘米
D.长24厘米、宽14厘米
A.长30厘米、宽11厘米
B.长27厘米、宽12厘米
C.长27厘米、宽20厘米
D.长24厘米、宽14厘米
“读书无用论”越来越盛行。从前,人们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当今社会受教育成本高昂,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更有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低于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所以,为数众多的人认为读书其实是无用的。
以下不能质疑“读书无用论”的是:
A.很多大学生“失业”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选择性地等待更好的机会
B.大学生的工资上涨空间大、速度快
C.工资低不等同于“无用”
D.“读书”的高期望和现实状况产生了矛盾
以下不能质疑“读书无用论”的是:
A.很多大学生“失业”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选择性地等待更好的机会
B.大学生的工资上涨空间大、速度快
C.工资低不等同于“无用”
D.“读书”的高期望和现实状况产生了矛盾
四年前,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刻,消费券作为刺激内需的政策建议曾被广泛讨论,杭州、成都等地的实践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大规模发型消费券有一定要求,其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复杂,杭州、成都等局部试点城市取得的效果并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杭州和程度试点推行消费券取得成效只是偶然事件
B消费券对刺激内需有明显作用
C我国还不能大规模推行消费券
D在其他城市推行消费券不可能取得像杭州、成都一样的成效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杭州和程度试点推行消费券取得成效只是偶然事件
B消费券对刺激内需有明显作用
C我国还不能大规模推行消费券
D在其他城市推行消费券不可能取得像杭州、成都一样的成效
某国家先后四次调高化肥产品出口关税以抑制化肥产品出口。但是,该国化肥产品的出口仍在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以下不能解释这一情况的是()。
A.国际市场上化肥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B.该国化肥产品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口碑很好
C.该国化肥产品的价格在关税提高后仍然比其他国家低
D.该国化肥产品的产量仍在不断增加
A.国际市场上化肥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B.该国化肥产品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口碑很好
C.该国化肥产品的价格在关税提高后仍然比其他国家低
D.该国化肥产品的产量仍在不断增加
对所有不道德的行为而言,以下两个说法成立:其一,如果它们是公开实施的,它们就伤害了公众的感情;其二,它们会伴有内疚感。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为假?()
A.每一个公开实施的伴有内疚感的行为者都是不道德的
B.某些非公开实施的不道德的行为不会伴有内疚感
C.不道德的行为是错误的,仅仅是因为有内疚感伴随
D.某些伤害公众感情的行为如果是公开实施的,它们就不会伴有内疚感
A.每一个公开实施的伴有内疚感的行为者都是不道德的
B.某些非公开实施的不道德的行为不会伴有内疚感
C.不道德的行为是错误的,仅仅是因为有内疚感伴随
D.某些伤害公众感情的行为如果是公开实施的,它们就不会伴有内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