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 >学历类 >大学本科 >试题列表

简述设备有形磨损的概念。

答案如下:

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震荡、摩擦、腐蚀、疲劳或在自然力作用下造成的设备实体的损耗,也称物质磨损。
第I种有形磨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应力及化学反应等原因造成的有形磨损,又称使用磨损。零部件尺寸变化,形状变化;公差配合性质改变,性能精度降低;零部件损害。
第II种有形磨损:不是由于使用而产生的,而是源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发生的有形磨损,又称自然磨损。

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主要条件。

答案如下:

(1)国际条件:
1)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趁机挑起中国内战。
2)英、美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
(2)国内条件:
1)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的迫切任务
2)中共的努力斡旋: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3)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特别是华北事变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
4)张学良、杨虎城并不想加害蒋介石,只是是为了逼蒋抗日。

如何评价民初的政党政治

答案如下: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保留了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党治‛模式,将之加以完善,显现出党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1928年2月4日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规定国民政府在国民党中执会指导监督下掌握全国政务,政府委员由国民党中执委推举。1931年6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以宪法形式将‚以党治国‛的政治体制加以确认。此外,国民党始终掌握着军队的最高权力,由于军队是国民党存在的基石,所以蒋介石以党军统帅而成国民党政治领袖,并进而控制国民政府,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治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通过对行政权力的掌握,国民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与行政体系平行但却高于其上的管理体制,这种附着于行政权力体系之上的党的基层机构,广泛的建立于社团、文化、教育机构、产业、商业中,甚至连海外的华侨组织也可见其踪,这种体制的运行,通过行政权力施加国民党的影响,渗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主生产计划对企业非常重要,它属于长期计划。

A、对

B、错

答案如下:

简述袁世凯从专制到帝制复辟的活动。

答案如下:

由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袁世凯以为主要障碍已除,便加快步伐向民主共和势力进攻,采取种种卑劣狡猾的手段,为复辟封建帝制、建立袁家王朝进行准备。
首先,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当正式大总统。为达此目的,他收买一些议员拼凑成“公民党”,与原进步党一道,操纵国会通过了先选总统、后订宪法的提案,并于1913年10月4日草草公布了《大总统选举法》。10月6日进行总统选举时,袁组织便衣军警及地痞流氓数千人,自称“公民团”,包围国会会场,胁迫议员投他的票。从早8时至晚10时,议员们连续投票三次,袁世凯才勉强当选。次日,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后,认为国会和政党已无存在的必要,决心把它们一脚踢开。11月4日,袁公然下令解散国民党,撤销国民党议员的资格,使国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会。1914年1月10日,袁又下令停止其余国会议员的职务,每人发给旅费四百元,令其返回原籍。于是,象征民主政治的国会,被袁世凯彻底破坏了。
取消国会后,袁又着手毁弃束缚他手脚的《临时约法》。他匆匆拼凑起一个名为“约法会议”的立法机构,按其意旨草草炮制了一部《中华民国约法》,于1914年5月1日公布施行。该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集内政外交军事大权于一身。年底,袁世凯又炮制了一个《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其中规定总统任期为十年,任期届满时,如认为“政治上有必要”,不用改选即可连任;总统的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这样,袁世凯不仅成为终身总统,并可世代相传,与专制皇帝没有多大区别。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梦想名副其实地登上皇帝的宝座。

五四运动中出现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其针对的列强是()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答案如下:

A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答案如下:

前身为“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月19日,由第三党、国家社会党、青年党、救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及部分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重庆创建。同年10月10日在香港发表成立宣言及纲领。设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黄炎培、张澜先后任主席。在重庆、香港创办机关报《明宪》、《光明报》。在提出继续抗日,要求民主自由,反对国民党的对日妥协投降和法西斯统治等正确主张的同时,又抽象鼓吹“国权统一”,“军队国家化”。其成员大部为有一定声望的中上层知识分子。1944年9月19日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

FMS由三部分组成:加工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答案如下:

物料储运系统

萍浏醴起义

答案如下:

又称丙午萍浏之役,是同盟会策动会党和矿工的武装起义。1905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1904年10月,华兴会黄兴联络湖南民间会党洪江会首领马福益,计划在农历十月初十日慈禧寿辰时在长沙发动起义,事泄遭清兵追捕,黄兴逃亡,马福益于1905年春在萍乡被俘,后在长沙被杀害。马被害之后,其门徒继续暗中联络,欲为马报仇。同时在1905年,华兴会与兴中会在东京合并为同盟会,继续策划反清起事。1906年春,同盟会派遣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失败,刘道一等死难。

国民革命

答案如下:

又称平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关于革命性质和动力的思想。兴中会初创时,孙中山即提出“联智愚为一心,合遐迩为一德,群策群力,投大遗艰”的观点。同盟会成立后进一步指出:“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正式把推翻清皇朝的革命称为“平民革命”、“国民革命”,并把它与太平天国以及前代的所谓“英雄革命”区别开来。这一思想包括:
(1)凡国民皆负有革命之责任,革命必须发动和依靠下层民众;
(2)革命的目的是建立国民的政府,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3)对国民自身来说,也是“陶冶其成共和国民之资格”的革命。
辛亥时期,国民革命并没有把广大工农群众作为主要动力。后由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孙中山对此作了重要的发展。认为“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即为农夫、工人而奋斗,亦即农夫、工人为自身而奋斗”。

中原突围

答案如下: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部队在河南、湖北地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开始发动全面内战,命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率30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的中心地区宣化店。中原人民解放军主动向预定地区作战略转移。主力分两路向西突围。右路超过平汉路(今京广铁路北段),7月下旬进入陕南,创建游击根据地,后组成鄂豫陕军区,其中三五九旅于8月底回到陕甘宁边区。左路于7月1日超过平汉路进攻长江以北、大巴山以东、汉水以南武当山为中心的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后组建成鄂西北军区。担任掩护的一部7000余人为牵制敌人向东突围,于7月20日进入苏皖解放区。

网络图可以包含以下哪些信息?()

A、为完成项目应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B、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C、完成每件工作所需的时间

D、完成每件工作所需的种种资源

答案如下:

A,B,C,D

生产运作战略属于()。

A、职能

B、功能

C、责能

D、业务单位

答案如下:

A

解析:生产运作战略属于职能战略中的一种,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管理人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应当(  )。

答案如下:

真诚面带微笑

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实现()

A、降低成本

B、比自动化更高的柔性

C、加工不同零件快速转换

D、以上都是

答案如下:

D

精益生产方式在产品开发方面,采用主查负责制与并行工程相结合的方式。()

A、对

B、错

答案如下:

奕昕(1833—1898)

答案如下:

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咸丰元年)封为恭亲王。1860年9月,咸丰帝于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留守北京,“督办和局”。10月24日、25日,奕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奕、桂良、文祥受命为总署大臣。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11月,奕与慈禧勾结,利用领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胜保,发动政变,搞掉了当权的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从此,慈禧垂帘听政,奕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1865年,因受慈禧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1894年,重新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真菌和细菌一样,对于自然界中()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如下:

二氧化碳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答案如下:

会议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失守以后,国民党集团虽然继续抗战,但是表现出很大的动摇,反共投降倾向日益滋长。
会议内容: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不久国民党顽固派就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会议标志: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中共针对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军事进攻以前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并且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采用经验估算法计算工作持续时间的公式中,最可能时间前面的系数取()

A、1

B、2

C、3

D、4

答案如下:

D

联系我们 用户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