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并用、补法适用于()。
A、肺气上逆
B、胃气上逆
C、肝气上逆
D、肾不纳气
E、都不对
D
解析:肾不纳气宜针、宜灸、宜补。
肝肾亏虚引起的痛经主要表现为()。
A、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
B、经前小腹胀痛、胀甚于痛
C、经前小腹隐痛、按之痛减
D、经后小腹胀痛、胀甚于痛
E、经后小腹胀痛、痛甚于胀
E
治疗四肢痿弱,手不能举,足不能立,咀嚼乏力,口开不合,舌伸外出,涎流不禁,面色萎黄,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消瘦,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大肠俞
B、中脘
C、脾俞
D、胆俞
E、足三里
B,C,E
与经脉循行有关的头痛是()。
A、前额头痛
B、头重隐痛
C、两侧头痛
D、后脑头痛
E、发热头痛
A,C,D
下列穴位中,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的是()。
A、中冲
B、少冲
C、外关
D、太冲
E、天冲
C
袁某,男,72岁,医生。自幼受父母熏陶及影响,喜欢用拔罐法治疗疾病。现向其二子传授拔罐知识,并且袁本人与其二子及一怀孕3个月的儿媳一起接受拔罐治疗。如果对其留罐治疗,其最佳留罐时间是:()。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不计时间,以皮肤颜色及病人耐受情况而定
E
下列哪些是“标”部腧穴的应用()。
A、神庭治疗四肢瘫痪
B、魂门治疗筋骨拘挛
C、公孙治疗脾寒胃冷
D、风池治疗头晕目眩
E、委中治疗腰背疼痛
A,B,D
足阳明胃经络穴()。
A、丰隆
B、光明
C、公孙
D、通里
E、偏历
A
“根结”中的根在:()。
A、井穴
B、原穴
C、输穴
D、合穴
E、下合穴
A
可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等胃肠病和月经不调、痛经的穴位是()。
A、关门
B、天枢
C、伏兔
D、厉兑
E、下巨虚
B
滑伯仁撰()。
A、《阴阳十一脉灸经》
B、《十四经发挥》
C、《神应经》
D、《金兰循经》
E、《奇经八脉考》
B
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B、呼气时进针,吸气时提插
C、呼气时进针,吸气时捻转
D、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E、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A
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A、目1
B、眼
C、肝
D、耳尖
E、目2
A,B,C,D,E
某男,29岁。进食辛辣后腹泻,肛门部触及小肉状突出物,伴有疼痛、肿胀、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苔微黄腻,脉数。针灸治疗除次髎、承山、长强外,还宜取()。
A、阴陵泉
B、百会
C、天枢
D、秩边
E、足三里
A
某女,34岁。不喜运动,近2年出现腰部酸痛,右侧痛重,腰部肌肉僵硬,久坐加重,舌质淡黯,应加取()。
A、腰阳关
B、足三里
C、太冲
D、膈俞
E、太溪
D
某男,45岁。肘关节肌肉酸痛困重不移2月,伴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濡缓。针灸治疗除主穴外,应加取()。
A、膈俞、血海
B、曲池、尺泽
C、曲池、大椎
D、肾俞、关元
E、足三里、阴陵泉
E
以下哪个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不属木:()。
A、涌泉
B、少泽
C、少商
D、少冲
E、大敦
B
从肘横纹至腕掌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3寸
B、9寸
C、12寸
D、8寸
E、10寸
C
十二经脉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手少阴心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A
产后乳少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伴神疲食少,可在基本处方基础上再加()。
A、关元、气海
B、足三里、三阴交
C、内关、期门
D、太冲、行间
E、血海、膈俞
B
解析:足三里、三阴交二穴可益气养血化生乳汁。
- «
- »